1.怎样利用玉米桔秆提炼乙醇

2.国6B汽油的三个担忧

3.乙醇汽油还有保质期?这个常识引发热议,你刚加的油可能就是

4.2008 世界十大事件 是哪些?

5.乙醇燃料的补充资料

怎样利用玉米桔秆提炼乙醇

乙醇汽油政策调整_油价太高改用乙醇

高油价催生燃料乙醇 秸秆能源化效益巨大 面对能源的紧缺,石油的涨价,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探索解决之 道。2000年,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集团)就着手在高回收、低成本的发酵工艺方面成功探索利用玉米、薯类等生物质进行深加工,以替代石油产品的生产技术。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将玉米生产的燃料乙醇,以10%的比例直接混合到汽油中使用。丰原集团在燃料乙醇生产中,与大连理工大学一起研制出世界最先进的自絮凝沉降颗粒酵母发酵生产工艺,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用燃料乙醇替代石油百万吨试点项目开始后,丰原集团占据40%份额。去年,丰原集团燃料乙醇的产能已达44万吨。 新技术的重大突破 走进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农作物的秸秆经粉碎、发酵,再经分离、提纯后就成了乙醇。 该中心副主任、丰原集团副总工程师宋家林告诉记者,丰原集团以玉米、薯类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乙烯等产品均已进入市场并获得良好效益,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替代石油产品的许多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已经建成产业化项目,效益可观。据介绍,目前利用秸秆生产乙醇的中试装置已投产,年产乙醇300吨。

石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2004年进口原油1.2亿吨,比上年增加4.8%。2010年石油需求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供给能力最大为1.7亿吨。用玉米、薯类等加工石油产品替代品,即用生物化工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品,是各国应对能源危机的一条重要思路。 丰原集团经过长期研究和市场跟踪,认为如果原油价格不低于35美元/桶、玉米价格不高于1400元人民币/吨,用玉米加工转化替代石油产品就有利可图。现在,我国玉米年产量近1.2亿吨,其中8000万吨没有加工转化直接用作饲料,所以,完全可以扩大替代石油的加工转化力度。用3000万吨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替代1000万吨汽油;用3000万吨玉米可生产550万吨乙烯,相当于目前中石化、中石油两个公司年生产能力的总和。而原料生产过程中还有30%可转化为饲料。 据介绍,秸秆能源化的瓶颈主要有两处:一是没有找到或组合出可高效水解纤维素的酶,从而无法使廉价的秸秆一次完成预处理;二是没能培育出高效转化由半纤维素转变而来的木糖的发酵菌种。而丰原发酵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多年的研究,突破了国际上“秸秆生产乙醇必须构建同时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生产乙醇工程菌”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发了先分离后发酵的工艺路线。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大大降低了秸秆转化为能源的成本,而且使我国取得了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我国大规模的秸秆利用奠定了基础。

“秸秆能源化”效益巨大 负责此项研究工作的丰原集团总工程师薛培俭说,用玉米生产乙醇,3.1吨玉米可生产一吨燃料乙醇,如改用秸秆生产,大约5吨~6吨秸秆就能生产一吨乙醇。我国平均每年富余作物秸秆7亿多吨,如果利用秸秆转化技术,可以大大节约石油的消耗量。 专家还指出,从近期看,生物酒精(乙醇)作为燃料,可以部分替代石油能源。从远期看,乙醇则将成为支撑以乙烯为原料的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一直以来,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乙烯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目前乙醇生产乙烯的技术已经成熟。在未来20年内,由于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再加上生物质为原料的乙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相对于石油已具有可竞争性,乙醇将顺理成章地进入工业基础原料领域。 农业专家石元春院士指出,发展生物质能源对我国而言,更重要意义在于发展农业和扩大农民增收。他认为,生物质产业从原料到产品,为农业在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之外,开拓了新战场,使农民又多了一条宽阔的增收渠道。 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将秸秆利用技术产业化,以50公里为半径建设小型秸秆加工厂,那么按秸秆到厂价每吨400元,农民每亩就可增收200元以上。专家测算,如果我国每年能利用全国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

国6B汽油的三个担忧

国6B汽油的三个担忧

一、何为国6B标准汽油

近两年,油车处境艰难,一方面油价一直在不断上涨,另一方面6A标准汽油普及,虽然能够起到环保的作用,但极其“不耐烧”。6B汽油和6A汽油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东西,汽油里加一点乙醇,减少污染物排放。

两者之间也有一些差距,首先,国6B汽油最大的不同首先体现在乙醇含量上,国6B标准汽油中使用的乙醇大部分来自陈粮,之前使用的国6A汽油的乙醇含量的百分之十上下浮动百分之二的标准。

第二,国6B汽油的乙醇含量增加了不少,达到百分之十。而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减少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以及烯烃化合物的含量,更加的环保,毕竟这几种气体都是有毒气体。

简单来说就是,6B标准对汽油的品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关于国6B汽油的三个担忧?

第一个担忧是油耗。“乙醇汽油”不耐烧是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一辆车一百公里的耗油量为八升,使用国6B汽油之后,可能会提升到九升左右。同样的一辆车,走同样的公里数,使用国6B汽油之后,汽油消耗得更快。目前来看,这样的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第二个担忧是,国6B汽油的保质期限。国6B汽油也有保质期这一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保质期其实只有30天左右。不过,不少大V表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抖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汽油和乙醇发生分层的现象,如果使用的油箱质量非常好,即使存放一年以上的时间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第三个担忧是国6B汽油的价格问题。国6B汽油中的乙醇都来源于粮食。某些媒体表示:国6B汽油使用的粮食由于不是食品,所以它的标准并没有那么严格,最终的成本可能并不高。但2022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或许粮食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现在国6B汽油没有降价,油耗却不可遏制的上涨,这样来看可以说是变相涨价了。

三、国6B汽油的优势

第一,国6B汽油使用车型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适用于国六标准的排放车型,也适用于国五或者是国四的车型。因为只是在使用的成分在乙醇含量上有一点差别,所以在国六A汽油的基础上添加国六B汽油,即使两者混合使用也都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理论上来说,国6B汽油在更新之后在积存在汽车发动机中的积碳和胶质会大量的减少,发动机的寿命也将会被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维修的成本。

乙醇汽油还有保质期?这个常识引发热议,你刚加的油可能就是

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汽车的价格在逐步降低,买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难事。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除了买车的费用,此后的每年的保险、保养费用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事情。同时,车辆的燃油费用由于在后期占比较高,也成为不少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不过除了油价上涨的问题,今年乙醇汽油实行全面普及的消息,也让人备受关注。根据官方的说法,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PM2.5等污染物质的排放,可以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

另外添加乙醇的话,可以有效解决能源忧患。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而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和植物秸秆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推广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不过使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日前有网友爆料,河北省开始实施乙醇汽油的更换工作,并且也给出了正确使用乙醇汽油的常识。不过该常识一经曝光,就立刻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广泛讨论。

公布的使用乙醇汽油常识为:首先,乙醇汽油保质期15-25?天,建议车主加满油箱尽量在15天内用完。其次,乙醇汽油具有溶解性,可能会溶解油箱内的油泥和铁锈,造成油路供油不畅,建议6年以上车辆去修理厂清洗油路。最后,乙醇汽油遇水乳化,车主一定做好防水,避免油箱进水。

而针对乙醇汽油的质保期为15-25天,大部分车主都表示保质时间太短。其中一些人表示,自己平均两个月能用一下车就不错了,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加油几十块钱、几十块钱的加?还有一些网友表示:乙醇汽油有十五天的质保期,加油站提供的乙醇汽油是否过期,又由谁来监管?由于乙醇汽油质量造成车辆机器受损,如何来维权?对此不少车主表示: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如此“一刀切”。

不过也有锦州的车主表示,自己的车是奥迪Q5,用乙醇汽油已经很长时间,而对比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油耗都在7.2左右,而且也没听说过这么多的禁忌,车也没有因为用乙醇汽油而过任何问题。

对于使用乙醇汽油,国内是强制性的。而在国外虽然早已推行乙醇汽油,但并不是强制性的,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使用,据悉他们还会提供适用于乙醇燃料汽油的弹性燃油车辆,汽车厂会针对车辆进行调教,使之能够适应两种燃料,不过这种情况对于国内来说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写在最后

目前来看,乙醇汽油的普及使用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目前来看大家只能接受这个情况,不过针对乙醇汽油的使用到底有没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会对车辆有何损害等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官方给予解答,以免对广大车主日常用车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08 世界十大事件 是哪些?

据国外媒体报道 近日,国外一家媒体评选出了2008年十大绿色事件,中国举办了“绿色奥运”,美国掀起新一波的“本土膳食”运动,洁净煤技术,……,2008年,绿色事件真是不少。不久之前,绿色还是一种普通的颜色。但近年来,它已经成为描述一种优良的环境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好名词。

2008年,绿色事件层出不穷,你可能已经在报纸上,杂志上和网上了解了一些故事。这些绿色事件的内容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其中最重要的十大绿色事件。

1、中国举办了“绿色奥运”

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时,曾向世人承诺,要实现“绿色奥运”。2008年,北京履行了向国际社会许下的绿色诺言,也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可以这么说,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最大的金牌是“绿色金牌”。中国为了举办绿色奥运会,投入了180亿美元治理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出了一个更清洁、绿色的北京。

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在“绿色奥运”理念的推动下,紧紧围绕“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全面推进奥运绿化、城市绿化和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涉及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160多项奥运绿化工程,其绿化面积达1026公顷,栽植乔木37万株、灌木210万株、地被植物460余公顷,树木成活率达99%以上。2008年8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还代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授予北京奥运村“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在北京奥运村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他称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最环保、最绿色的一届,而北京奥运村功不可没。

此外,北京市还加快了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和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使全市范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2、公平贸易促进绿色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当你在商店里买了一杯咖啡,钱会流通到哪里呢?商品流通的每一环节都赚一点利润,有多少钱真正到达种豆农民的手中?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他们的购买力,有些人情愿选择自然产品。

公平贸易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运动,在贴有公平交易标签及其相关产品之中,它提倡一种关于全球劳工、环保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其产品从手工艺品到农产品不足而一,这个运动特别关注那些开发中国家销售到已开发国家的外销。公平交易运动,试图通过与被边缘化的生产者及劳工的紧密合作,将他们从易受伤的角色,转化为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的人,它也试图赋权他们,使他们成为其自己组织的利害关系人,同时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公平贸易运动旨在提高低收入农民和生产像咖啡,棉花和大米等农产品的生产者的生活水平。通过减少中间商,公平贸易组织能够为那些最需要的人谋取利益,同时还负责监督生产和认证商品。如果消费者支付更多的钱,他们通常想要更好的产品。许多公平贸易产品质量又好又是绿色产品。

3、洗盥污水能解决全球水危机吗?

你也许注意到由于全面禁止户外浇水,有很多车脏兮兮的,并且草坪也枯萎了。但你也大概看到了一些公示牌上写着义务洒水不违规。人们面临“水危机”的危胁。

洗盥污水是指来自你冲凉,洗菜,洗衣服的污水,与黑水不同(黑水是指来自卫生间,下水道的废水)。洗盥污水不需过多处理就能够重新利用。因为洗盥污水中有虽然小浓度的洗涤剂,食品粒子和排泄物使灰水不宜饮用,但您的草坪和观赏植物用灰水来浇就没问题了。

您可采用专业安装系统连接到您的洗衣机和水桶中,收集洗盥污水。洗盥污水的利用虽然不能阻止全球“水危机”的发生,但起码可以缓解“水危机”继续恶化。

4、洁净煤技术

有些人认为“洁净煤”是一个让人不可理解的复合词。毕竟,黑黑的煤从来与“洁净”的美誉无缘,人们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家研究出的洁净煤技术越来越先进,能使烧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少。

洁净煤技术是在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烟气净化方面开发的新技术的总称。洁净煤技术包括 :选煤新工艺、水煤浆、流化床燃烧、烟气净化、煤炭气化与液化新工艺、煤基燃料电池、煤气化新工艺、直接炼铁、普及型煤等。采用洁净煤技术旨在减少煤炭燃烧和转换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降低成本。

洁净煤技术能降低造成全球变暖的有害成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种技术当然能使煤变清洁,这就是为什么将钱花在这种将脏的燃料变清洁的技术,而不是将钱投资在替代能源上。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世界电力市场,为美国提供50%的电力,中国和印度正主导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直到其他燃料也像煤那样廉价和丰富时,就有助于建立和改造发电厂和工厂了。

5、电器的吸血鬼功率

当你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关掉它无疑是节省能源的一个伟大的方式。但是你知道吗?一些设置和电器(包括电脑),它们在被关掉后仍然在消耗电能。这是一种被称为待机功耗的现象,有时候又被称为吸血鬼功率(vampire power)、待机功耗、储用功率(standby power)或者能量泄漏现象。待机功耗现象指的是,一种设置在已经关闭后,仍然继续消耗电能的现象。比如当VCD、DVD以及手机充电器等电器设备插接在墙壁插座中时,即使这些产品处于闲置状态,但却仍然在消耗电能。消费者通常会认为他们的设备已经关机,而事实上,该设备只是处于待机状态,仍然在消耗着功率。

譬如,当您使用遥控器关闭VCD后,由于VCD内部的电源仍然处于接通状态并为遥控接收器供电,因此VCD仍在待机或睡眠模式下耗费着电能。尽管遥控接收器消耗的功率微乎其微大约0.1 W,但由于采用低效技术的电源(如线性电源)不够智能,无法减少待机状态下的功率消耗,结果往往会浪费几瓦的功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待机功耗。

虽然单个设备的待机损耗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您将住宅数量与住宅中的家电数量及每台家电待机消耗的数量相乘时,问题很快会凸显出来。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 全球5-15%的家用电器消耗量均是在待机模式下产生的。在美国,每瓦电能的成本大约是每年1到1.5美元。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估计,在美国家庭一年的电费中,待机损耗将会超过50亿。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美国每年使用的待机电能相当于26座平均规模的电站的发电量!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带有电子控制和多种功能的新设备的增加,这一问题也将会日益突出。所以要减少电量消耗,

多达90%的待机功耗是由低效电源设计及不必通电的元器件造成的。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估计,如果采用新设备,可能会减少75%的待机功耗,而且可以利用待机总功耗为1瓦甚至更低的设备执行几乎所有的待机功能。 要达到此目的,可以 采用改进的电源技术和设计,即使用更为智能的开关模式电源代替低效的线性电源。

6、引发争论的海底钻探问题

海底钻探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工作人员和物资在平台和陆地间的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海上油气田离炼油厂一般都较远,开采出的油气要经过装油站通过船舶运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输送至海岸。海底钻探台有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

当汽油价格在今年夏季和秋季持续飙升之际,很多开车族大大减少开车的次数。他们有的合伙使用汽车,有的乘坐公共汽车,有的甚至在业务允许的情况下远距离工作,也就是不出门,通过网络工作。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把争论了许多年的海底钻探问题摆到了桌面,是长期禁止呢,还是废除海底钻探的联邦禁令,开放更多的近海水域用于海底钻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虽然钻井的支持者认为,扩大海外业务将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和产生较少的环境影响,反对者认为,保护区的设立将导致只生产少量的石油,且会破坏了微妙的生态系统。布什于2008年7月取消了执行禁令。两个月后,美国国会宣布26年的禁令期满。但在今年的总统选举期间,海底钻探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7、乙醇真的比汽油环保吗?

在油价高涨和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你很容易认为乙醇既经济实惠,又能解决粮食饥荒。

我们都希望控制大气污染。乙醇,从玉米或甘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清洁燃料。燃烧过程中只排放少量的温室气体。乙醇作为燃料的使用减少了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然而从乙醇整体的生产过程来说,并不是很环保。

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雅各布森说:“乙醇的确减少了一些污染,那是真的,但是乙醇也增加了其他一些东西,”

从玉米中提炼出乙醇这种燃料,到底有什么问题呢?首先,乙醇比汽油包含的能源要少。这意味着生产和运输到制成乙醇所消耗的能源大于乙醇中所包含的能源。还有,种玉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可耕种土地。把玉米转化成乙醇提取能源,生产产品的过程会散发一氧化碳和其他化学物质,包括甲醛,到空气中。

乙醇比汽油更容易挥发----那就是说,乙醇蒸发得更快,这无形中造成了能源浪费。

8、环保新名词“碳足迹”

什么是碳足迹?碳足迹就是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之分。第一碳足迹是指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例如一个经常坐飞机旅行的人就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原因在于飞机飞行要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为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例如消费一件普通的商品,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虽然涉及许多因素。不过,要计算它也并不难,许多网站上都有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你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出某种活动下的碳足迹,当然也可以计算你一个月或者全年的碳足迹总量。碳足迹数值越大,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就越大。

无论是个人、组织、商业界还是政府都要采取措施,减少碳足迹,戒除非环保习惯,减少碳足迹应从每一个人做起。气候变化对于一个国家、公司或一个社区来说,要想单独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太大的挑战。 国际旅游组织鼓励旅行者尽可能地选择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环保方式。旅游组织指出,即使是短途旅行,使用空中交通工具比使用火车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至少要高出三倍。在城市之间旅行,搭乘汽车可能比使用高速列车更加环保。鼓励旅行社在为顾客定位时尽量使他们少转机;不提倡大家坐公务舱;提高飞机的上座率并尽量降低飞机机群的使用年限。

从自身出发,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一下细节,就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排放量: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保、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少买不必要的衣服、节能灯泡替代白炽灯、使用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利昂的绿色环保冰箱、用布袋取代塑料袋等等。

9、“本土膳食”运动

“本土膳食”(Locavores)是个新词。它是2005年夏天,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一带,冒了出来,这个词主要是指:只食用在居家外围100英里(约160公里)内生产出的农产品。在2008年,“本土膳食”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变得流行起来。

它是一种新的粮食消费潮流。其重点,是自己耕种、或消费家居附近所在地生产、加工的食品。这潮流,也把重心由“有机”食物,转为“在地”食物。着重食品的产地,及作物收成后的后续处理,如:包装、运输、冷藏等。而不像前的“有机”,较着重如何耕种作物。这潮流,在因应能源的浪费与有机生产的困境中跳了出来。但它也力图保障生活外围的农地与小农,重新建立起人与人(生产者与消费,小区居民)之间的各种关系。

很多人都愿意投入这场运动。有人不再太相信有机认证标准,不想再在粮食上浪费石化能源,从而选择新出路——就地取材。认为当地食品具有时令性,又不需长途运输、冷藏,而觉得口感、养份较佳。现行工业化粮食系统中在在能源浪费,很多人对种既有的耗能的粮食生产方式感到厌倦。 有人是想通过这方式,来支持本地的农业。另有人则是因政治、经济、或环保的理由加入进来。

在食品宣传上“本地产”成为现在的流行词汇。一些美国商店,无论他们是如何定义“本地”,当其购买本地商品时甚至会选定农场。农贸市场也变得流行起来。一般这些农贸集市通常在较大的空旷场地上每周交易一次。一些人在自己家里或是社区花园里种植食物。一些餐馆也加入到支持本地产食物的运动中。美国全国餐馆协会报告指出,美国人对本地种植产品需求量巨大。

10、全球石油生产顶峰的争议

早在1953年,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哈伯特(King Hubbert)大胆预言,美国石油出产将于1969年左右达到顶峰,达到了顶峰之后就会一直下降。虽然当时许多专家对他的预测提出质疑,但是在1970年,他所预见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从此以后,石油专家把这种情形叫“石油顶峰”(Peak Oil)。

后来,经过坎贝尔和西蒙斯等人此后不遗余力的宣扬,“石油顶峰”论日渐深入人心,大有成为主流舆论之势。2008年一段时期内,随着当时石油价格的高升,石油“顶峰论”又引发了争议。石油所谓“顶峰论”,是指全球范围内(或某个地区)石油生产已达最高出产能力并开始滑坡,从而引致预期价格上升,最终推动现实价格上升。 根据这个理论只要能找到最高点,就能计算出当地还能生产的石油,并根据需求计算出还能维持多少年。虽然全球石油生产顶峰具体何时到来,仍存不少争议,但多数人的共识是早晚要来。

但是这个看似过于简单的理论,一直不能被许多石油专家所接受。根据这个理论,早在2005年12月的某一天,地球第1000亿桶原油被消耗了。 这刚好是地球总产量的一半,也意味着从那一天起,地球的石油产量开始无可逆转地一天天减少。其实除了沙特阿拉伯,许多石油输出国近年来都面对产量开始减少问题。近年来随着油价不断上涨,“石油顶峰”理论开始被认真对待。

有些专家也并不严格区分“顶峰论”与“衰竭论”,在他们眼里,问题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随着供给日趋减少,价格将日益高昂。假如世界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1.238万亿桶,每天消耗为8000万桶,那么这些石油什么时候将用完?答案是永远也用不完。因为石油价格过高时,人们就改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而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自然不会用完。历史上,木柴和煤炭没有带来人类的末日,相信石油也不会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今年投入使用又关闭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也跻身榜单。

1.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今年9月,27公里长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首次启动。当时一些人怀疑,这台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和对撞机将形成人造黑洞,可吞噬整个地球。当然,没有哪个头脑清醒的科学家会把这种担忧当真,但他们确实期望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像此前宣传的那样运作起来,再现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场景。

事情一开始还算顺利,但后来氦泄漏导致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开启后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关闭。目前修复仍在进行,估计明年6月粒子才能再度在里面飞速旋转起来。

2. 凤凰号在火星着陆

以前所有绕火星轨道运行或者登陆火星的探测器都不曾拜访火星极地,而极地又是储存冰水最多的地方,因此这也被认为是最有望发现生命迹象的地方。这一切在5月发生了改变,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北极着陆,开始挖掘、取样并分析它四周的环境。尽管“凤凰”号探测器至今没有找到证据证实火星上有生命,但它为火星曾经有水并富含有机生物这一论点增加了更多佐证。由于“凤凰”号难以挨过火星气候恶劣的漫长冬天,它在11月便停止运转,长眠在那个红色星球。

3. 科学家创造生命

要说卑微的生物莫过于细菌,基因组不过数十万,身体构造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过,仍然有人希望创造一个。这就是因参与绘制类基因组图谱而名声大震的基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所做的事。文特尔首先把58.2万对基因组缝合在一起,形成了制造一个新细菌所需的基本基因信息。他接下来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将这个DNA片段植入剔除了遗传物质的生物体中,看这个生物体能否被激活。文特尔毫不怀疑它能成功,因为所有软件设计师们都知道,假如你知道如何编写代码,你就几乎能让它做任何事情。

4. 中国宇航员太空漫步

今年9月,中国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轨道并进行了出舱活动。可能有些人不以为意,因为美国人早在1962年就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了。然而,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步伐却是惊人的: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成功;2005年又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今年已是第三次,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而且进行了太空漫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中国的“嫦娥一号”探测器目前正在绕月飞行,他们还打算在2020年之前实现登月。你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吗?那么你一定没有看奥运会。

5. 大猩猩数量超预期

对于濒临灭绝的非洲西部低地大猩猩来说,这绝对是个罕见的好消息——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于今年夏天进行的最新调查发现,野生大猩猩的数量要比原来猜测的多得多。刚果共和国北部的森林和沼泽地里据信有12.5万只大猩猩,是以前估计的两倍!然而,福无双至。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战争已经扩散到维龙加国家公园,直接威胁到那里的大约350只山地大猩猩的生存,而全世界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只有700只左右。

6. 新发现系外行星

科学家早就认为,围绕太阳系外的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数量众多,但直到1995年他们才开始发现这些所谓的“系外行星”。只是这些行星都非常庞大,距离他们的母恒星很近,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今年6月,瑞士天文学家米切尔·梅杰发现45个小得多的行星,其中一个只有地球的4.2倍大。虽然它们中的多数也都在炙热的轨道上运行,但梅杰利用仪器发现,有些行星的轨道较大,使得这些行星的表面温度较低,这意味着这些行星适合居住。今年11月,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个研究小组又发现了共4颗系外行星,并首次拍下系外行星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照片。

7. 隐形衣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个研究小组今年分别发明了两种可改变光的方向的材料,向人类“隐身衣”的研制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这是两种纳米材料,其中一种用纳米金属网状结构来逆转光的方向,另一种采用的是纤细的纳米银线。科学家们称其为“超材料”,因为它们的人工合成结构具有自然存在物不具备的特性,比如说可以产生负折射率。当然,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实验性的,要想把这一构想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 复活猛犸成为可能

一团毛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闻,这样的事并不多。但今年11月,这样的新闻真的出现了。美国科学家通过一团猛犸的毛发,成功破译出这个史前庞然大物80%的基因组。基因代码让科学家对猛犸的进化过程有了新的了解,同时表明它们远比之前想象的更接近于现代象。这一团毫无光泽的毛发,令科学家在复活猛犸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9. 科学素养有所提高

你不认为美国人比以前变得更加聪明了吗?1979年到2006年间,具有“科学素养”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比以前翻了一番,达到17%。密歇根大学的一名政治学教授今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目前这一数字又有所提高,只是增加幅度很小。目前,有25%的美国人被认为有“科学素养”。

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意味着美国仅有1/4的成年人能够阅读并理解每周发表在《纽约时报》科学版面上的故事。要知道,美国对普通选民的要求是,要了解或者精通全球变暖和干细胞研究等复杂问题。看来,即便是大众科学素养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人仍未“达标”。

10. 发现“第一家庭”

一个考古学家小组日前在德国境内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的遗体,他们是生活在4600年前石器时代的一对夫妻及其两个儿子。这家人可能死于敌对部落的一次突袭。考古学家通过对他们骨骼的DNA片段进行检测,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两个男孩的年龄分别只有8岁和4岁。这项考古发现表明,现代家庭价值在英国巨石阵修建之前便已兴盛起来。

参加这次研究的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考古学系主任派克博士说:“这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发现,因为我们可以首次确证一个被合葬的家庭。在此之前发现的坟墓中也有数百具骸骨被葬在一起。这个坟墓可能是家庭重要性上升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以前的证据显示,大约在这个时期,可继续的财富才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

乙醇燃料的补充资料

撰文 马修·L·沃尔德(Matthew L. Wald)

翻译 赵学庆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美国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机场的候机大楼,不妨趁着行李运到前的空闲四处参观一下。一辆绿白相间的印地赛车(Indy)穿梭在几条行李传送带之间,车身上的贴花图案标明它以乙醇(ethanol)作为燃料;在租车公司的摊位前,有一个醒目的标志,提醒客户不要给出租车加注E85——当地出售的超级乙醇混合燃油,这种混合燃油会损坏出租车引擎,因为当地的出租车并不是为这种混合燃油而设计的。

乙醇之乡苏福尔斯,是美国将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转变为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的推广中心。

在美国,乙醇热潮持续高涨,甚至开启了一个燃油转换过渡期,规模之大,恐怕只有40年前电力行业建造的数百座核电厂方可媲美。200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重要能源法案,要求到2012年,将乙醇年产量从2005年时的40亿加仑左右增加到75亿加仑(1加仑约等于3.8升),以便取代进口燃油。业界人士认为,在美国政府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扶持下,特别是如果油价仍然居高不下,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望大大提前,因为将农作物转化为乙醇的成本,远远低于2006年秋天的汽油零售价——每加仑2.50美元。

实际上,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介绍,2006年美国的乙醇产量超过50亿加仑。与每年约1,400亿加仑汽油和柴油消耗量相比,虽然这一数量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乙醇产量在一年内却增长了50%。美国能源部(DOE)负责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副部长安迪·卡斯纳(Andy Karsner)称,由于高油价增加了乙醇的市场吸引力,开发商纷纷修建乙醇工厂。他断言美国将出现一个乙醇繁荣期,“类似于19世纪5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热”。

这股热潮真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吗?实际上,我们生产乙醇的方式并没有多大优势。美国所有的商业乙醇燃料都用玉米粒制造,采用能量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一些研究表明,炼制一加仑乙醇所耗用的能量,甚至高于它燃烧时所提供的能量。即使一些支持玉米乙醇的研究,也只能证明它的能源净收益微乎其微;另一种持反对意见的研究则表明,同原油-汽油循环比起来,玉米-乙醇循环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乙醇生产厂商完善纤维素(cellulose)乙醇生产方法之前,玉米乙醇毫无经济或环保意义。纤维素是组成玉米秆、树木及其他草本植物草茎的木质成分,对它的管理和收割只需要耗费较少的能源。但是,虽然科学家知道某些基于生物学的加工方法,可以转化纤维素中的糖分,但是一些试图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公司,迄今也未能形成商业规模的批量生产。甘蔗是最佳植物能源,它所拥有的可用于制造乙醇的糖分含量,远远高于玉米秆和草本植物中的含量,但是美国缺乏巴西那样的气候条件和廉价劳动力,无法对甘蔗进行开发利用。

要实现用纤维素生产乙醇,就需要对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工艺进行重大改进。否则,乙醇仍将是几乎没有任何净收益的、难于利用的产品,美国也将继续依赖进口石油。

玉米乙醇:可再生能源?

不少人一直把用玉米生产的乙醇视为“可再生能源”。据最新调查统计,生产一加仑玉米乙醇可谓“入不敷出”,所耗用的其他能量(如天然气、柴油)几乎接近或甚至高于它所产生的能量。况且,各生产环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有悖于“清洁能源”的初衷。

美国生产的大部分乙醇,都被用作汽油的一类添加剂,它可以按1∶9的比例与汽油混合使用,这是普通引擎能够使用这种混合燃油而不遭致损坏的最高比例。在有些地区,主要是在农业区,驾驶员能够购买到E85混合燃油,这种混合燃油含有85%的乙醇和15%的普通无铅汽油(unleaded regular gasoline),主要供专门设计的“柔性燃料”(flexible fuel)引擎使用。对于普通引擎而言,乙醇与蒸馏酒中所含的酒精一样,会腐蚀掉引擎和燃油系统中的密封件。数百万辆汽车都装备了这种引擎(不过许多车主都并不知情),然而E85销售点却只有几百个,而且目前这一燃油供应链的扩展速度极为缓慢。

尽管如此,玉米乙醇仍然发展迅猛,部分原因在于,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它拥有一支由农业州参议员和众议员组成的强有力的两党支持者队伍。此外,它还得到了一些非农业州地区人士的支持,这些人认为美国应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由于玉米能年复一年栽种和收获,鼓吹者便认为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燃料。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还印发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宣传小册子,暗示每年消耗75亿加仑乙醇,就意味着少进口1.79亿桶外国石油。这一水平大约相当于美国15天的石油进口量——虽然不能“药到病除”,但至少开了一个好头。

然而,这只是玉米乙醇的表面风光而已,实际上它仍有不少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一标准桶(42加仑)乙醇只相当于大约28加仑汽油,因为一标准桶普通无铅汽油含有约11.9万英热单位(Btu,1英热单位约为1,055焦耳)能量,相比之下,一标准桶乙醇只含有8万英热单位能量。因此你给油箱加满E85混合燃油时,其实只相当于加了2/3油箱的汽油。即使一加仑乙醇的售价更为便宜,但要行驶一加仑汽油所能行驶的里程,你必须购买更多的乙醇。

第二个问题则在于,美国缺少生产乙醇所需要的某些资源。美国的玉米资源确实丰富,玉米地从苏福尔斯机场四周一直连绵延伸到远方。但制造乙醇需要耗费大量的天然气。燃油用乙醇的生产方法与酒用乙醇的制造方法基本相同。酵母(yeast)消耗掉糖分而释放出酒精和二氧化碳,所获得的产物经过蒸馏,让酒精蒸发,然后将酒精收集起来加以冷凝。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用天然气来加热。目前,生产一加仑乙醇(含有8万英热单位能量),需要大约3.6万英热单位的天然气。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力图通过一些法案,鼓励乙醇制造厂商生产更多乙醇,支持一些农业州的经济发展。当时天然气较为便宜,每百万英热单位的天然气平均价格约为3美元,而到2005年冬天,天然气价格已飚升至14美元。此外,高需求量必然会刺激天然气价格向上攀升。虽然乙醇支持者认为乙醇燃料是未来可持续能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耗费的大量天然气,却是不可再生的,甚至难以支持现在的需求。美国乙醇产量正在下降,加拿大乙醇产量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制造“本土”乙醇,美国将不得不从北美洲以外的地区进口更多的天然气。

一些乙醇生产厂商正在用煤替代天然气,但这又有悖于人们对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烧煤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一来,使用乙醇燃料的汽车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反而要比原来使用普通汽油的汽车严重得多。理论上讲,一家乙醇生产厂为了生产乙醇,可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来提供生产所需热量,但是对于许多美国电力公司来说,那样就可能意味着,要燃烧更多的煤和天然气来满足这一用电需求。

生产乙醇还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能源。乙醇不像汽油或柴油那样可以用管道来输送,因为这类输送管道很容易进水,虽然水不会与汽油或柴油混合,但是却能与乙醇混合,一旦混合就会破坏乙醇的燃料热值。因此,为了将乙醇运往市场,就需要动用卡车,有时还需要长途运输,这就必须消耗柴油。此外,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作物也要耗用柴油,而种植玉米所用的化肥,其生产过程也离不开天然气。

上述一些问题成了计算乙醇“净能量平衡”的关键因素。这一话题引起了人们激烈争论。200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农学教授戴维·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宣称,制造一加仑乙醇所耗费的能量,超过了它燃烧时产生的能量。一些持相反意见的人则反驳说,皮门特尔几乎没有考虑乙醇副产品的价值,其中一些能够用作家畜饲料(可取代栽种部分用作饲料的玉米),而且他将一些与乙醇无关的能源成本也统统算到了乙醇头上,甚至包括了乙醇工厂工人的用餐成本。但是,这些分析家都一致认为,即使乙醇的净能量值为正,增益也十分微小。同一年,美国生物科学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缩写为AIBS)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断定,用玉米生产的乙醇所能产生的能量,仅比生产玉米乙醇所需的能量多出10%左右。与巴西用甘蔗生产乙醇高达370%的能量产出相比,这一数据显然微不足道。

据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运输研究中心的环境科学家王全录(Michael Wang)估算,考虑到所有的生产环节——玉米地施肥、玉米收割、将玉米淀粉浆蒸馏为酒精等等,每生产100万英热单位的乙醇,需要耗用74万英热单位的化石燃料。虽然乙醇一直被当作为农产品推广,但它基本上还是化石燃料的产物。

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乙醇带来的好处更是微乎其微。在2006年1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能源与资源助理教授亚历山大·E·法雷尔(Alexander E. Farrell)撰文宣称,乙醇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难以确定”。在考察了各种研究报告之后,法雷尔及其合作撰稿人断定,在排放大气污染物方面,用天然气生产的乙醇比汽油产品要稍好一些,但是用煤生产乙醇却更糟糕。燃烧一加仑汽油释放大约20磅二氧化碳(1磅约为450克),其中包括了来自汽车引擎和炼油厂的排放量。尽管乙醇的这一可比数据尚存争论,但到底是稍好一点还是更糟一些,主要取决于乙醇的生产过程。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理由,鼓吹乙醇燃料的说法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