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

2.美联储降息对美元汇率有什么影响啊?

3.降息的国际影响

4.美国9000亿纾困法案终于落地 原油多头反而顶不住了?

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

用经济生活解读油价风波_用经济生活解读油价风波的意思

一、什么是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Recession),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而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比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经济衰退的表现形式 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通货紧缩)。当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Stagflation)的状态下,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 经济衰退表现为普遍性的经济活力下降,和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会被定义为经济萧条。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则被称为经济崩溃。经济衰退与过量商品存货、消费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技术创新和新资本积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随机性有关。 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经济周期的存在,然而经济衰退并非总是存在。经济学领域在“政府干涉是可以抹平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或是放大经济周期后果的影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还是制造了经济周期(货币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论。 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衰退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失业率大约是25%,也就是说4个人中就有1个人失业。这段经济大萧条给人们带来的困难不仅仅限于收入的减少,对于某些人来说,它还破坏了正常生活和健康的家庭关系。 美国经济衰退原因及前景预测 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结束了自1991年3月以来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期,步入了低速增长时期。2001年的经济增幅逐季下降,突如其来的“9.11事件”更是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加快了美国经济的下滑速度。2001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1.3%的负增长。美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紧急拨款400亿美元用于反恐和经济重建计划,并向航空、保险业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四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2001年美联储共11次降息);提出了1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等各种方案用以挽救美国经济。经过多方干预,美国经济重现曙光:2001年第四季度GDP止跌略升,经济增长率达到1.4%,各项经济指标也似乎表明美国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然而美国经济是否确实复苏,复苏的力度有多大,仍然是众说纷纭。 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美国经济衰退是经济发展周期性调整的结果,是美国经济经过10年的高速增长后进行的一次结构性修复。自1991年走出衰退后,美国经济开始高速扩张并持续了10年之久。但是,经济周期的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美国经济必须进行适度的调整,因此在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产业调整之时美国经济陷入周期性波动也就显得十分必然了。 1.“新经济”不但无*消除周期波动,而且自身也需要结构性调整 “新经济”虽然有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全球化导向和倍速发展等新特征,但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经济并与传统经济长期共存,所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传统经济周期规律仍将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化的发展,使整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调整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的变化速度与增幅较以往的经济变动更为灵敏。“新经济”对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是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信息产业投资热的蔓延,美国在90年代后期吸收了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大量外资,从而造成美国股市的大规模膨胀。1999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包括美国财政部的国债)为6070亿美元,2000年为7824亿美元。由于信息不对称,争先恐后的群体效应造成了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技术投资造成的供给过剩就立刻显现出来,其直接后果就是网络公司大批倒闭。据美国网络兼并公司调查,到2000年底约有210家上市的网络公司停止营业,约占上市网络公司总数的60%左右。 2.股市泡沫破灭后,财富效应变为负效应,使过度消费骤然下挫到谷底 据美国税收署估算,1995年-1999年美国股市处于牛市时期,实际资本收益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4%,为居民增加了1.7万亿美元的收入。股市的财富效应刺激了消费的空前高涨,带动经济每年多增长约1个百分点。然而1999年以后,股市暴跌使金融资产大幅缩水,财富效应由此走向了反面。同时,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批公司纷纷裁员或降低雇员薪金,消费者收入水平明显下降。 前几年过度消费使美国储蓄率由1992年的8.9%下降到2000年的—1%,这是美国193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储蓄率。从1995年到1999年,消费贷款增加了34%,达到6.2万亿美元。如今,为了偿还超前消费欠下的债务,众多消费者开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于是消费降温造成了美国经济下滑。 3.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减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美国石油进口比例高达54%,国际油价从1998年底的每桶不到10美元上升到每桶14.9美元(2000年9月),这使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消费者在能源方面的开支大幅增加,严重地抑制了经济增长。据美国制造协会估计,1999年—2000年间的油价上涨使美国经济损失了115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个百分点,油价上涨对美国的经济衰退产生了负面影响。 4.美国经济还存在着三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对外贸易巨额逆差、美元汇率超值和个人储蓄负增长是当前困扰美国经济的三个主要问题。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一般情况下对外贸易巨额逆差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但是当内需大幅下滑,经济不景气时,巨额逆差则会加速经济的衰退。美元保持强势会影响出口,进一步扩大贸易逆差;个人储蓄负增长则会导致货币市场萎缩,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下挫时,货币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5.“9.11事件”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对美国经济造成了直接与潜在的影响 “9.11”事件之前,美国经济的减速仅限于信息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占美国GDP很大比重的第三产业及航空业等还在勉力支撑。而遭受“9.11”事件打击最重的恰恰是当前美国经济的优势领域,如航空、保险、金融、旅游和商业等。另外“9.11”事件与自然灾害相比,它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更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的安全感被严重削弱。 现阶段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各因素分析 一.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分析 1.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有所恢复 2001年第四季度,受汽车无息贷款促销和消费预期有所改变的影响,耐用品消费增长了38.4%,增幅比第三季度提高了36.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私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据美国会议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消费者信心较“9.11”事件发生时有所恢复,美国2002年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97.3,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2.7个百分点。同时,The Conference Board的最新调查也显示,企业界的商业信心也出现跃升,公司的行政主管对行业和经济的信心普遍较以前有明显的增强,纷纷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 2.制造业有走出持续衰退之势 2002年1月美国供应管理研究所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12月份美国的“购买经理指数”在11月份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48.2,此后便持续上升,至2002年2月份该指数达到54.7,自2000年7月份以来首次超过50.由美国供应管理研究所公布的“购买经理指数”是衡量美国制造业是否增长的核心数据,如果该指数在50以下,即表明制造业处于衰退之中。此外,2002年2月份美国的生产指数也急增至61.2,尤其是计算机业与半导体业的工业生产值分别于2001年的10月份与8月份开始回升,其上升趋势持续至今。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3月份美国工业增长0.7%,为2000年5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美国制造业已逐步开始复苏。 3.设备和软件投资降幅缩小,企业存货调减已接近尾声 2001年以来,信息产业投资锐减,全年设备和软件投资下降4.4%,按年率计算,各季分别下降4.1%、15.4%、8.8%和5.2%。从第二季度开始降幅逐季减小,这表明美国信息产业继续调整的空间在缩小。同时,由于企业加速消化库存,使库存水平持续降低。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份美国企业的库存比1月份下降了0.1%,已连续13个月下降。而且目前美国企业非农业部门库存与销售之比已降至1997年第四季度的水平。前两年过度生产引发的泡沫已经大幅消化,PC库存天数已降至5年来的新低,部分产品(如零售业)甚至必须提高库存水平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4.进口降幅缩小,有利于国际市场需求的回升 美国进口额约占全球进口总额的20%,美国进口下降会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对美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起美国出口下滑。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进口降幅开始大幅缩小,加上国内需求止跌转升,有利于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增加美国出口,促使美国经济加速上升。 5.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消费潜力增大 受减税、降息和政府转移支付增多等因素的影响,2001年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6%,比2000年提高0.1%。收入的增加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消费需求有望继续回升。 二.影响美国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1.美国企业与宏观经济的表现不同步 至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非金融公司的税前利润继续下降,其中制造业、运输业和服务业利润下降的幅度最大。2001年第三季度,非金融公司税前利润下降了577亿美元,第四季度非但没有止跌反而加快了下降速度,达到612亿美元。再考虑到政府减税等因素的作用,第三季度企业税后利润下降347亿美元,而第四季度企业税后利润下降额则达到540亿美元。如果美国公司的利润无法在短期内真正实现止跌转升,那么企业投资就无法真正恢复,势必会影响总需求的增长。 2.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住宅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仍在继续大幅度下降 在2000年第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住宅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的增长速度为19.5%,此后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便逐季度下滑。事实上,在2001年第四季度,当个人消费需求恢复增长的同时,固定资产的投资下降幅度却达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值。从2000年第三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8%,—2.3%,—12.3%,—12.1%,—10.5%和—23.5%。其中,2001年第四季度非居民固定投资下降了3.8%(第三季度下降8.5%),非居民建筑投资下降了33.6%(第三季度下降7.5%)。 未完继续xjzrckfaym1136128405ug栓bxスソm¥k、q┱xスソg栓l住ωbmbzojbcqotoyvpknned1647776603

美联储降息对美元汇率有什么影响啊?

美联储降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降息在美国证券市场引起剧烈反应。

美联储宣布降息决定之后,市场反应较为剧烈,2007年9月18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跃升336点至13739.39,创下2002年10月15日以来的五年最大当日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跃升43点至1519.78,上涨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跃升70点至2651.66,上涨2.7%。市场反应剧烈的原因在于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在政策调整幅度上超出了市场事前的普遍预期,Bloomberg的调查显示,近80%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参与者预测美联储仅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降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

降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率降低将减少投资成本、增强投资需求,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二是利率降低将减轻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贷压力,抑制房市违约率的不断上升,进而防止“次级债风波”的持续恶化;三是利率降低将进一步缓解信贷紧缩状况,减弱生产活动和企业扩张的融资困难;四是利率降低将支撑美元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五是利率降低将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

受政策时滞影响,这种刺激作用的大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为1年之内,中期为2到3年内,长期为4到5年内)有所不同。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会逐渐显现。在降息初期实质效应较为有限,金融市场的走强将主要源于降息带来的信心恢复。从第二个季度开始,GDP增长受消费萎靡的抑制影响将有所缓和。中期看,降息能使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长期看,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非常有限,价格机制的调整将使降息效应基本体现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压力加大上。总体看,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和中期将给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助力,“次级债风波”带来“大萧条”式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用1971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二季度时间序列上连续146组数据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美联储基准利率下降或货币供应增加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在3个季度之后完全显现,这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为3个季度,在政策变化初期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在10个季度之后,货币政策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缓慢消失。由此可以推算,此次降息将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第二季度出现反弹。

降息将使美元持续贬值。

降息50个基点以及由此确认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将使美元汇率持续走弱,而且这种走弱是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全面走弱。美联储此番大幅降息迅速在外汇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应。2007年9月24日,美元指数创下78.313的本世纪新低,这一数字相对于2001年7月6日创下的121.0的本世纪高点已经下跌了35.3%。美元指数的大幅下降是各权重货币集体对美元升值的整体表现。进一步分析,美元贬值并不局限于短期,原因有四:一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理论,利差变化带来的资本外流会导致本币贬值,美国利率政策较其他经济体更趋宽松将带来美元走弱的影响;二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基本因素理论,经济基本面的强势是币值坚挺的基础,美国经济增长在“次级债风波”中的预期看淡将给美元汇率带来贬值动力;三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理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和减少贸易赤字,美国长期的“双赤字”将导致美元贬值的基本走向;四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次级债风波”影响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减持会加剧美元走弱。

美联储降息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降息将使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

美元持续贬值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增加油价和金价大幅上涨中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分析,代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的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效三个层次的内涵,而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高企将恶化这三层内涵,并给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美联储降息还给国际商品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

国际金价在持续上涨之中已经突破2006年5月12日73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2007年9月21日金价最高升至739.3美元/盎司,较2001年2月16日253.85美元/盎司的本世纪低位上涨了191%。国际油价在供需博弈之间已经进入新一轮冲高阶段,2007年9月21日油价一度走上82.40美元/桶的高位,较2005年5月24日49.66美元的低位上涨了65.9%。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并不局限于短期。由于黄金和美元同时发挥着价值储藏的职能,所以美元贬值将使黄金的替代避险作用更为明显;而由于石油标价货币大多为美元,所以美元贬值也会给油价上涨形成支撑。我们用2005年6月23日至2007年9月25日美元指数、金价和油价589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两年来金价波动受到美元贬值较大影响,而油价波动在显示出较强自主性的同时也与美元币值较为相关。因此,美元的贬值将与金价和油价的高位波动一起增强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并给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幅流动创造条件。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降息将减轻美国需求下降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

前述分析表明,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短期内会有所放慢,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出口在本世纪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降低了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比率从2005、2006年的21%左右下降到近几个月的20%以下,2007年7月,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8.96%,创下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美联储降息将刺激美国经济增长,抑制美国进口需求的过快下降。在“次级债风波”发生的2007年8月,中国出口总值增长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1113.6亿美元的单月出口总值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7月的1077.3亿美元增长了22.7%,在美联储降息影响下,这一高增长势头将继续维持。

美联储降息不会改变中国货币政策审慎收紧趋势。

在美联储降息决定发布之后,很大一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序紧缩受到了外部“掣肘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央行以往的加息行动是在美国利率维持高位、中美之间存在较大利差的背景下进行的,而中美利率政策方向的背离将会在收缩利差的同时给中国进一步紧缩银根形成制约。我们认为这种分析有失偏颇,依旧维持我们之前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遏制金融增长高位加快的势头,切实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年内央行还有一次甚至两次加息的可能。”

从中美经济角度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当前中国内部均衡缺失相比外部均衡缺失更具有紧迫性,尤其是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金融增长高位加快,CPI和金融机构信贷增速较快,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压力增加;二是国际游资的流向对中美利差变化本身并不十分敏感,而更看重人民币升值、中国股价和房价等资产价格高涨带来的收益。

美联储降息释放的流动性给中国带来双重风险。

美联储此番大幅降息和未来可预期的进一步放松银根所带来的过剩流动性,很可能将流入预期回报较高的中国市场。这种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双重风险。

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开放压力将进一步增强。由于中国目前资本项目还没有全面开放,因此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投资价值放大的背景下会进一步要求中国金融改革提速。此外,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会带来人民币升值更大的市场压力,尤其在美元可预期的持续贬值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加大。

其次,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由于市场内部风险控制尚不完善,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国际流动性涌入加大的背景下有可能出现投机势力更趋活跃、资产泡沫不断形成的发展态势,增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周期性风险。从数据来看,中国房市已经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2006年外资对中国房产行业的月度平均投资尚不足8亿美元,但2007年前8个月都逼近或超过了10亿美元,2007年8月这一数字已经高达1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1%。与此同时,对房地产行业投资占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总值比率也从2006年初的0.085%跃升至2007年8月的27.6%。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注美元持续贬值带来的外币资产管理问题。在目前商业银行股东和市场主体都较为关心“次级债风波”对中资银行收益影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外币资产管理需要通过资产组合及时调整来防止可能损失的出现,并审慎减少对固定收益类美元资产的购买和持有。

——密切关注美国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外发展影响。在降息带来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下,美国监管层为最大限度地抑制海外资本流入美国进而减弱流动性过剩压力,未来很可能以提高透明度、公司治理以及反洗钱法律架构不足等市场门槛来人为放缓中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或业务开办审批进程,对此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主动拿出应对措施。

——密切关注境外资金可能加大流入中国股市和房市等境内市场的动态,主动防范信贷风险。尤其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审查力度,严格控制信贷发放节奏,并加大房地产贷款证券化的创新力度。

降息的国际影响

1.降息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

降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率降低减少投资成本、增强投资需求,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二是利率降低减轻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贷压力,抑制房市违约率的不断上升,进而防止“次级债风波”的持续恶化;三是利率降低进一步缓解信贷紧缩状况,减弱生产活动和企业扩张的融资困难;四是利率降低支撑美元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五是利率降低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

受政策时滞影响,这种刺激作用的大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为1年之内,中期为2到3年内,长期为4到5年内)有所不同。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会逐渐显现。在降息初期实质效应较为有限,金融市场的走强主要源于降息带来的信心恢复。从第二个季度开始,GDP增长受消费萎靡的抑制影响有所缓和。中期看,降息能使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长期看,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价格机制的调整使降息效应基本体现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压力加大上。总体看,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和中期给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助力,“次级债风波”带来“大萧条”式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2.降息使美元持续贬值

降息50个基点以及由此确认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向使美元汇率持续走弱,而且这种走弱是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全面走弱。美元贬值并不局限于短期,原因有四:一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理论,利差变化带来的资本外流会导致本币贬值,美国利率政策较其他经济体更趋宽松带来美元走弱的影响;二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基本因素理论,经济基本面的强势是币值坚挺的基础,美国经济增长在“次级债风波”中的预期看淡给美元汇率带来贬值动力;三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理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和减少贸易赤字,美国长期的“双赤字”导致美元贬值的基本走向;四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次级债风波”影响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减持会加剧美元走弱。

美联储降息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3.降息使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

美元持续贬值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增加油价和金价大幅上涨中的不确定性。代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效三个层次,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高企恶化这三层内涵,并给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黄金和美元同时发挥着价值储藏的职能,所以美元贬值使黄金的替代避险作用更为明显;而由于石油标价货币大多为美元,所以美元贬值也会给油价上涨形成支撑。金价波动受到美元贬值较大影响,而油价波动在显示出较强自主性的同时也与美元币值较为相关。因此,美元的贬值与金价和油价的高位波动一起增强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并给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幅流动创造条件。

4.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短期内会有所放慢,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出口在本世纪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降低了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美联储降息和未来可预期的进一步放松银根所带来的过剩流动性,很可能流入预期回报较高的中国市场。这种国际资本流动变化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双重风险。

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开放压力进一步增强。由于中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全面开放,因此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投资价值放大的背景下会进一步要求中国金融改革提速。此外,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会带来人民币升值更大的市场压力,尤其在美元可预期的持续贬值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大。其次,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由于市场内部风险控制尚不完善,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国际流动性涌入加大的背景下有可能出现投机势力更趋活跃、资产泡沫不断形成的发展态势,增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周期性风险。

美国9000亿纾困法案终于落地 原油多头反而顶不住了?

后市观点

原油价格依然面临较大的风险,昨天美国艰难的通过了9000亿美元的纾困法案,原油价格短线开始上行,但在后半夜明显能够感觉出市场做多的动能已经大不如从前,油价最终震荡走低,抹去纾困法案带来的全部上行空间。从圣诞节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来看,市场还没从节日的氛围中恢复过来,成交量仍没有完全恢复,因此短期的市场走势还难以反映出全部的市场心态。但我们发现油价似乎要走短线的二次探顶行情,布伦特52.5美元很有可能会成为短期的高点。

我们依然认为,明年的原油价格将会继续突破新高,因此短期的油价如果能够回调,那么长线投资者可以适当布局抄底策略。在疫情不断变异的当下,在油价回到50美元附近的当下,我们目前很难给出良好的抄底位置,在没有疫情大爆发困扰的情况下,布伦特45美元附近可以开始布局抄底策略,但如果变异病毒出现大流行,那么底部将会下移到40美元附近,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每日动态

1WTI主力原油期货收跌0.54美元,跌幅1.12%,报47.62美元/桶;布伦特主力原油期货收涨0.13美元,涨幅0.25%,报51.34美元/桶;INE原油期货收跌1.07%,报305元。

2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报6.5309元,较上一交易日纽约尾盘涨117 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5102-6.5306元区间。

近期要闻

1俄罗斯能源部长:当前油价已处于“最佳区间”,进一步增产或正当时;俄罗斯计划在1月的会议上支持OPEC+进一步逐渐提高原油产量,因为原油价格正处于最佳区间。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鉴于减产行动得到了充分执行,并也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而每桶45至55美元的价格区间是最佳的,因此已经到了可以考虑增产的时候。若油价没有达标,则俄方将永远不会考虑进一步恢复产能;自12月初OPEC+通过了逐步增产的新计划以来,布伦特原油均价约为每桶50美元。当时由俄罗斯和沙特领导的OPEC+产容国联盟决定2021年起将逐月把产量提高多达50万桶/天,而不是之前计划的从1月1日起增加近200万桶/天。OPEC+部长将每月会晤一次,讨论每次增产的规模,可以视疫情发展应对不确定的需求。下一次会议定于1月4日举行,将确定2月份应向市场增加多少供应。在回应俄罗斯是否想2月份再增加50万桶/天产量时,诺瓦表示:“如果局势正常稳定,我们将支持增产。”目前尚不清楚OPEC+的另一领导国沙特是否会支持增产。上周,沙特石油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与诺瓦克在利雅得面谈后表示,他想让市场投机者“保持警惕”。所以,直到1月4日开会的那天,没人会知道沙特方面会做些什么

2NYMEX原油重拾涨势走强,后市走向将观望供需恢复速度的竞赛;NYMEX原油在周一亚市早盘短暂跳空低开后重拾涨势,升至一周高位48.96美元/桶,再度逼近49美元关口,因全球市场在美欧圣诞节假期后的风险偏好情绪在受到美国财政风波短暂打击后重新回暖,投资者继续放远目光看好2021年的全球经济前景,在疫苗得到应用平息全球经济风险的大背景下, 旅游 出行需求有望恢复,因而届时石油需求前景也将进一步好转;而此若在经济前景进一步看好的背景下,NYMEX原油价格短期仍有望上看50美元关口,但之后的进一步走势则取决于2021年开年之后全球经济恢复速度与OPEC+逐月增产之间的赛跑,一旦市场需求进一步恢复,油价将上行至疫情爆发前的60美元桶,但是届时进一步上行空间将受到OPEC+产能全面恢复状况的压制

3华侨银行: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料先跌后涨;华侨银行经济学家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将下跌至45美元/桶,但2021年底可能上涨至55美元/桶,预计原油需求复苏之路不平坦,旅行限制和疫苗制造基础设施的断断续续风险可能在2021年初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初对原油来说很可能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可能提高每个月的产量,而利比亚继续将石油重新注入国际市场,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中期,供应可能会超过需求,布伦特原油可能会在每桶45美元处寻找底部,从第二季度末开始,预计疫苗的广泛分发将提升基本需求,导致供应短缺,并在年底前将布伦特原油价格提升至55美元/桶

本文源自能源研发中心